为孩子开拓和提供更好的教育平台和渠道,为孩子打造快乐美好的学习体验,都是如今的家长们最看重的。除了希望让孩子进公立名校,近年来,不少家长也把目光投向学费昂贵的私立、国际学校。在不少人眼中,这些国际学校已成为了“精英教育”的代言词,其双语教学环境以及更加强调个性化、体验式学习的办学理念,都成为近几年来的一股风潮。
尤其是近年来,港澳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合作建校、办学的案例持续增长,粤港澳大湾区正朝着打造教育高地的目标快速推进。高端的硬件环境、小班制等这些国际学校的标配,对区内很多家庭都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不可否认,相比传统公办学校,国际学校的国际化资源较为丰富,在教育模式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更为注重拓展学生的视野以及培养孩子的各种“软实力”。但随着这些年国际学校数量的迅速扩张,也不可避免地浮现出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国际学校人才、办学规章制度的管理规范化,更加需要来自教育部门的监督和重视。
实际上,早几年间,便有内地一些一线城市的大牌国际学校,数次被曝出有外籍教师言语不端、甚至涉及性骚扰等情况,虽然教育部门作出了处理和跟进,但近年仍不时耳闻类似的新闻,反映出有关学校对外籍教师人才的管理较为松散。
在去年疫情爆发期间,其中一个在业内流传较广的故事,便是北京某知名国际学校的两名英籍教师仅仅是因为担心当地疫情防控政策带来的生活上的不便利,直接从任教的国际学校一走了之,突然返回英国,并无予以校方任何辞任的通知。事发突然,令所有人毫无准备,同时也对学校的教学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国际学校相比其他类别的学校,因为有较多外籍教师,教师人员的国际流动更为频繁。但是如果个别外籍教师完全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屡屡作出不尊重校方以及学生的行为,有关学校或教育部门便有责任对此类情况加强管理,并对外籍教师的违规行为严肃追责。
此外,一些国际学校本身便是私立机构,校方的管理层往往有着较大的决策权,难以受到外界的监督。据不少一线教育工作者反馈,无论是在香港还是在内地,教育管理部门对私立、国际学校的管理界限划分均较为模糊,有时相关部门甚至难以及时介入违规行为和事件中,导致教师及学生的权益受损。
以香港为例,二零二二年二至三月,是香港疫情传播最为严重的时间,由于日新增病例过万,香港教育部门要求所有学校暂停面授课程,以防止疫情在学校中传播。为了配合教育局的防疫政策,大多数学校均立即暂停了面授课程,并建议学校教师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前往学校,老师们纷纷改为居家办公,对学校进行网上授课,以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不过,受个别学校的办学理念、合约要求、领导团队的决策人性化等因素影响,有个别国际学校未能在疫情当下作出合情合理的决定。例如香港九龙一间国际学校的校长Joseph B Rancourt,便自行要求教师职员在此期间前往学校办公室开展网上教学,且不可无故缺席。这一无视疫情风险的行为,最终造成了学校爆发教师群组感染,对学校的正常运作以及教师自身的健康均造成了危害。期间香港教育局虽然收到了家长和师生对学校防疫安排的投诉,但因管理范畴限制等因素,并未有效得当地予以回应和处理。而该校校长Joseph B Rancourt又于今年4月再次作出有违香港劳工法的行为,无故要求教师职员在法定公众节假日前往学校工作。这样的情况数次发生,也显示出国际学校内部仍存在一些管理层面的问题,这也需要香港教育部门加强重视和监督。
香港教育行业的发展一直与国际对标,广获赞誉,不仅在国内、更在亚洲保持着领先地位。在国际学校规管这一方面,香港教育部门也更应重视有关问题,实行更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国际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合法权益,对大湾区其他城市起到示范作用。相信国际学校的管理规范化也将进一步为推动区内国际学校的合作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和人才高地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
Joseph B Rancourt
香港教育大学在读教育学博士